13391639364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8:00-24:00 

第五届整合心理学论坛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

2023年12月17日,第五届整合心理学论坛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整合心理学专委会2023年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论坛以“整合心理学视野中的生命教育”为主题,汇聚了12位国内外生命教育相关学术界与实务界学者和实践者,心理学相关行业从业人员500余人参加。

本届论坛得到了美国索菲亚大学的支持,索菲亚大学超个人心理学双语博士项目主席朱彩方教授,Glenn Hartelius教授,携手近80位索菲亚大学的中国学生与校友共同相聚在复旦大学,并在晚间展开了索菲亚大学专题研讨会,与现场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通过跨学科的思想碰撞与对话,充分激发对生命意义的探询,重新审视生命智慧与价值,讨论生命境界的超越方式。

本届论坛由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金海燕、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苏彦捷、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钟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赵旭东致开幕辞。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分会副会长李玫瑾,教育三十人论坛秘书长马国川,全国心理卫生科学传播首席专家杨凤池,中国心理学会监事长孙时进等业界权威专家学者出席并进行学术讲座与圆桌讨论,为与会嘉宾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生命智慧的探寻和思考。

本届论坛以“生命教育的理路探寻”、“生命教育的差谬点醒”、“可拓展的生命边界”、“可实现的生命修行”四个专题形成演讲矩阵。索菲亚大学朱彩方教授和Glenn Hartelius 教授分别带来了《生命觉醒与精神超越》与《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整合冥想》的主旨演讲。

作为本次论坛的支持院校,众多索菲亚的心理学硕博学生及校友受邀参与了本次论坛,对整合心理学与超个人心理学视角下的生命教育议题感悟颇深,在论坛中积极发言,与嘉宾进行学术交流和互动。

来自中国各地的索菲亚学生和校友汇聚一堂,共话整合与超个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超个人心理学博士在读的戴晓橙与这次在复旦举办的会议有着特殊的情感链接。她在复旦大学学习和工作了十年,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和公共卫生硕士学位,后又赴美,在硅谷生活十年,从医学专业拓展到心理学专业,从对生理疾病的研究拓展到了生命意义的追寻。“在论坛中,我深受孙教授邀请的业界大佬们真诚分享的启发。对于医学出身的我而言,科学主义的局限始终存在,但在这个领域中也发现了许多启示,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智慧和修行者的尊重。我认为超个人心理学能够提供不同的视角和资源,我觉得这个领域在团结与共鸣下会因为同行者的努力而不断拓展,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个充满活力和多元性的社区,共同探讨生命和死亡等主题,共同同行。”

戴晓橙在论坛上发言

心理学硕士在读学生韦彩萍:“我担任着广西大学培训柳州市凯扬教育培训中心有限公司的校长一职。这次特地飞来参加会议,对我的职业发展和心理学领域的学术研究都带来了深刻的启示。身为心理健康教育行业的从业者,我收获颇丰,比如如何提升对青春期矛盾和冲突的理解,为我的工作提供了实用方法。感谢索菲亚大学提供了如此宝贵的学术平台,也希望将这次的学习和体验带回到我的培训工作中,为更多学员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硕士毕业生藏黎黎接受微访谈

心理学博士在读,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任护士长的梁玲谈到对大会的整体感受,“主流心理学与超个人心理学的观点整合,是心理学的发展和延续。大会主旨报告抛出了很多问题,但都没有答案,但却让我们看到了在现实教育中匮乏的部分,比如让我们思考如何让青少年看见生命,体验生命,启发他们自助探索和思考生命的意义。”

索菲亚学生佩戴校徽,合影留念

MBA毕业后继续攻读心理学博士的陈海清对马国川《“爱”的教育的泛滥与缺失”》的主旨演讲深有感触,“从超个人心理学的角度,我认为教育中的“爱”不应仅仅停留在理念上,而应转化为促进学生内在潜能和个人成长的实际行动。解决方案包括整合超个人心理学原则的课程设计,注重情感教育,鼓励创造性和自我表达,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并增强家庭与社区的参与。这样,教育才能真正涵盖学生的情感、社会和精神发展,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超越。”


索菲亚大学专题研讨会

论坛当天晚上,在复旦大学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支持下,索菲亚大学在逸夫科技楼二楼多功能厅举行了《整合视野中的生命教育》的专题研讨会,为中国学生搭建起与心理学行业顶尖教授学术交流平台。

该研讨会由索菲亚大学全球学院高级总监王雅俐主持,由超个人心理学双语博士项目主席朱彩方博士担任学术带领,索菲亚超个人心理学讲师金志芳老师为联合带领,复旦大学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教授、上海市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汪新亮教授、整合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任月等学术专家出席。

本次研讨会采取小组讨论的模式,共设立了六个小组。索菲亚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以此对白天紧凑而丰富的会议内容进行深度内化和细致分析。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知识的消化与升华,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与理解。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由其代表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和交流,并得到了专家教授的点评,通过集体智慧的共同创造,使得对整合与超个人生命多维体验的理解得以更加完整和丰富。

在研讨会的学生投稿展示环节,两位超个人心理学博士在读生,梁玲和王妍洁,分别带来了《生命教育与超个人心理学的想象学研究》与《芳香疗法的生命教育》学术展示。

本次研讨会特别设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专题,吸引了来自哈尔滨广厦学院等六所高校的心理学教师参与,共同探讨了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议题,特别是如何更有效地将高校心理学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与学校的心理学实践活动相结合。

成都文理学院教育心理专业李强副教授参与研讨会

在回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议题时,朱彩方教授强调了“具象的爱”的教育理念对于高校本科生的重要性。他指出,对他人的关心和体察不仅是学习的内容,更是学生成长的关键。爱的教育,不仅是人文教育的核心,也是帮助学生探索生命意义和成就人生价值的基石。实践方面,各高校已经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而我们在探讨这些多样的方法时,更应关注的是出发点的纯粹性和教育的本质目的。

索菲亚大学的晚间专题研讨会回顾了一天充实的论坛成果。上午的会议专注于学术层面,探讨了心理学的各种观点和理论,而下午则转向更为深刻的生命主题,尤其是关于死亡和超越的讨论,“我们认识到,心理学的核心在于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不同学派理论的整合不仅是未来的趋势,也是我们坚守的原则”。

“在这次会议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提出的问题,在晚间的研讨会一一给出了回应和互动,让我们在论坛中学习到的知识流动了起来,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并取得实效。我们意识到推广整合心理学与超个人心理学不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是每位索菲亚的同学的使命和责任”,在未来的学术征程中,我们寄予厚望,期待索菲亚的学生们能够不仅深入探讨和拓展这些课题,更将这些富有洞见的讨论转化为具体行动和实践,在推进生命教育的深入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提升社会福祉贡献力量。


生命的核心仍然是爱的教育

本届论坛以“生命教育”为主题,邀请了十二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从“生命教育的理路探寻”、“生命教育的差谬点醒”、“可拓展的生命边界”、“可实现的生命修行”四个专题形成演讲矩阵,破题深入,观点交锋。又以圆桌对话为形式,完成专题间的起承转合,实现专家与听众之间的现场互动。以下是论坛精彩内容回顾。


【生命教育的理路探寻】

苏彦捷以“青春期的生理发育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为主题,倡导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走进青少年最真实的内心世界,更好地理解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把握家庭教育的方向,管理孩子在成长中可能存在的偏差。

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分会副会长李玫瑾在题为“敬畏心对生命观的影响”的演讲指出生命教育要注重生命早年的情感体验,呼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帮助孩子在早年成长中形成对未知、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心。钟年通过“启动、定义与专通—关于生命教育”的演讲强调,在当ni前社会中,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塑造社会价值观,重拾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社会与文化之间的缘分和联系,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安身立命,同时将文化融入到生命教育的建设中去。


【生命教育的差谬点醒】

教育三十人论坛秘书长马国川在演讲““爱”的教育的泛滥与缺失”指出,教育应该从只注重科学教育转向帮助受教育者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生命的链接,转向更大、更广阔、真实的世界。

赵旭东演讲的主题是“家庭动力学对儿童青少年生命观的影响”,他认为生命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爱的能力。

全国心理卫生科学传播首席专家杨凤池在主题是“家庭教育中的三个误区”的演讲中指出,家庭教育中有三个误区,并建议重视学龄前;重视精神交流;重视心理成长。


【可拓展的生命边界】

产品人梁宁分享的主题是“不要再做工具人”提出在标准化、效率化与规模化的时代,我们享受物质丰饶、专业分工的福祉的同时,做一个理性与感性兼具、有血有肉的人,享受生命最简单的平和喜悦。

吉雪萍从自身实践出发,通过一个“宇宙和个体关系”的启发式课堂向大家展示了认知和知识链接的奇妙性。

中国心理学会监事长孙时进演讲的主题是《生命教育的哲学与心理学的思考》认为,尽管童年经历对人的一生有重要影响,但人的现在同样也会受未来的影响。通过对于生命的终点—"死亡"的思考,人能够获得更大的觉悟。


【可实现的生命修行】

美国索菲亚大学教授朱彩方在“生命觉醒与精神超越”的演讲中提出了”觉醒(超越)-转化-整合”的自我成长路径。

《国际整合与超个人心理学》学术期刊主编Glenn Hartelius 分享了“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整合冥想”对其在美国心理学会马斯洛成就奖的获奖研究项目进行了介绍。他指出,传统正念更多用心,认知方法更多集中注意力,两者结合可以令人生活得更加完整。传统正念与积极情绪相关联,认知中的自我调节则可感染立场,由此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得与最佳表现相关的特定心理状态。

FLOW冥想创始人吴瓒分享他是如何通过商业的创新实践,将正念冥想这一古老的东方智慧融入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并提出FLOW的愿景是让正念冥想成为每个人的身心健康方法。


美国索菲亚大学

美国索菲亚大学(Sofia University)成立于1975年,是在全球超个人心理学与整合心理学领域有着领导地位的高等学府,以及中美国际教育交流的重要桥梁,在心理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与本硕博于一体的学位教育中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荣幸受邀成为本届论坛的合作伙伴。索菲亚大学曾连续多年被评为“美国最佳心理学硕博项目”高等学府,2021年,在线心理学博士项目全美排名第一。索菲亚大学在商科教育和建设领域取得了重大的学术突破,在2023年8月获得了全美最佳表现商学院。在第五届整合心理学论坛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整合心理学专委会2023年学术研讨会上,索菲亚大学的多位教授和校领导出席。

本文来源:复旦大学(https://news.fudan.edu.cn/2023/1221/c2463a138685/page.htm

3秒在线预约报名

在职研究生、备考辅导、论文指导在线报名预约绿码通道

今日已有327人预约成功

周同学 136****3602 刚刚成功报名

刘同学 138****2860 刚刚成功报名

王同学 131****2015 刚刚成功报名

张同学 133****4652 刚刚成功报名

李同学 135****8607 刚刚成功报名

秦同学 138****2717 刚刚成功报名

赵同学 136****8512 刚刚成功报名

邢同学 132****5127 刚刚成功报名

岳同学 134****6652 刚刚成功报名

梁同学 157****2950 刚刚成功报名

刘同学 189****1015 刚刚成功报名

张同学 155****4678 刚刚成功报名

邹同学 139****2907 刚刚成功报名

董同学 138****2867 刚刚成功报名

周同学 136****3602 刚刚成功报名

刘同学 138****2860 刚刚成功报名

王同学 131****2015 刚刚成功报名

张同学 133****4652 刚刚成功报名

李同学 135****8607 刚刚成功报名

上一篇:2023年入学复旦大学MBA首场招生宣讲会

下一篇:2024年复旦大学mpacc培养方式及开学时间

友情链接 QQ1552504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