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91639364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8:00-24:00 

招生院校

统计与数学学院

统计与数学学院发源于中原大学财经学院1951年开办的统计学系,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信息学院的基础上于2010年3月组建而成,是一个以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为龙头,以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为两翼,涵盖统计学、理学、应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学院。近五年来,统计与数学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师资队伍为立院之根,以学科建设为强院之本,以教学改革为强院之道,以人才培养是亮院之路,确立了“团结、和谐、务实、高效”的办学理念,理顺了“以统计学为主体、以数学和数量经济学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明确了造就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创造一流成果、建设一流学院、培养一流人才的“五个一”奋斗目标,走出了一条规模与结构协调、质量与特色并重的“统数模式”发展“根本道路”。

统计学发源于中原大学财经学院1951年开办的统计学专业,是全国最早设立的学科点之一,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是湖北省特色学科,2013年第四次被评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数量经济学是学校设立和建设较早的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构建了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拥有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经济统计、应用统计、数理统计、金融统计、数量经济学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经济统计、应用统计、数理统计、金融统计、数量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运筹学方向)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应用统计专业硕士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和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设有统计学系、数理与金融统计学系、数学与数量经济学系、大学数学教研中心4个教学单位;拥有统计与社会调查所、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研究所、数量经济研究所、信息与计算科学研究所等4个学术研究机构。

学院现有教职工109人,其中专任教师94人,行政教辅人员1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6人,副教授40人,讲师38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60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湖北名师1人,“文澜青年学者”14人,学校“十大科研新星”2人,近5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5人次。另外,学院“文澜学者”讲座教授、“文澜学者”教授以及兼职教授或合作导师等57人。

学院设有统计学、经济统计学、应用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金融数学5个本科专业;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合作培养理学学士(精算学方向),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合作培养理学学士(统计学方向)。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697人,其中本科生1350人,硕士研究生315人,博士研究生32人。近年来,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初次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均处于全校前列,研究生就业率连续四年达到100%,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学院全力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 青年学术沙龙、“统计学与数量经济学”论坛三大平台建设,旨在进一步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在保证各学历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发挥社会咨询服务职能。5年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研究课题15项,省部级课题70余项,出版专著20部,公开发表论文近700篇,编写教材32部,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38项。另外,学院各层次学生参与各类课题60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学院重视对外交流。常年邀请海内外学术界知名学者来院举行各类专题学术讲座,多次承办各级各类学术会议,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活动。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国际交流空间,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有着经常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国际化联合培养合作项目稳步推进。2008年,学院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合作培养精算学专业理学学士、应用数学与统计学专业理学学士及精算与金融学专业本硕连读等项目;2011年,学院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合作培养统计学与数学专业理学学士,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查看更多
招生简章更多

热门院校

热门专业

常见问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免试入学含金量高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通过免试入学(同等学力申硕)方式报考,其含金量主要体现在学校声誉、师资力量、课程设置、证书认可度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研修班毕业考什么科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研修班的毕业相关考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课程结业考试和全国同等学力申硕统考,最终还需完成论文答辩。以下是具体科目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毕业考试难度大吗

一、考试难度总体评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毕业考试作为获取硕士学位的重要环节,其难度设置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近年考试数据

报考资格测评系统
本系统以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为核心,结合考生需求进行基本测试

友情链接 QQ1552504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