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于2004年11月,是由原贵州大学、原贵州工业大学相同相近学科专业组成,具有悠久历史和学术传统,已有70余年历史。目前包含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教研室、工商管理教研室、会计、财务管理教研室、工程管理、工业工程教研室、MBA教育中心、EMBA教育中心、EDP教育中心、农推办(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喀斯特研究中心和学院办公室、本科教学管理科、研究生科、学生科、对外合作办、设备运维中心等业务机构和管理部门。
目前,学院有专职教师116人,其中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第二批国家级人才计划领军型人才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贵州省省管专家4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5人,贵州省教学名师1人,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创新人才1人,贵州大学学科学术带头人6人,教授21人,副教授52人,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教师32人。在校学生共计2429人,其中本科生1110人,研究生1319人。
学院共设有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工业工程、会计学、财务管理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内一流建设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校级特色重点学科,企业管理专业为省级重点学科。学院以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基础、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创新意识。组织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建成管理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客空间),并与贵州中鼎资信评级服务有限公司、贵州国品黔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中心企业服务集团、汉能集团贵州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组建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实践提供多元化、高水平的教学基地,为学生个人发展、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与帮助。
学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工业工程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企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工业工程、物流管理、MBA、EMBA专业硕士学位点4个。现有波罗的海区域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喀斯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贵州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贵州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喀斯特地区创新发展研究院(中西部高校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平台)4个省部级科研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心、企业创新与发展研究所、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所、房地产研究所、案例研究中心、大数据管理创新研究所、军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所7个校级科研研究中心以及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共建的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贵州分中心、与贵州省总商会、贵州省民营经济局共建的贵商创新发展研究院。
学院先后与包括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伊利诺州州立大学商学院、瑞典耶夫勒大学管理学院、日本东北大学会计学院、台湾元智大学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商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问贵州大学在职研究生公共管理专业考试科目是什么?
答 贵州大学在职研究生公共管理专业(MPA)的考试科目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具体如下: 1. 初试科目 初试为全国统考,考试科目包括:
问贵州大学公共管理MPA硕士报考条件及学费
答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项目旨在培养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该项目面向全国招生,报考条件及收费标准如下:
问贵州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前景好不好
答 贵州大学作为贵州省唯一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在西南地区具有显著优势。从就业前景来看,贵州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
友情链接
1552504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