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法学教育和研究始自194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大学法学教育和研究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88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吉林大学法律系改建为吉林大学法学院。经过70年的发展和奋斗,吉林大学法学院已经成为我国法学教育的重镇和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现任院长由何志鹏教授担任。
吉大法学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结构优化,经过不懈努力,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学历、学科配置齐全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职教师95名,其中教授47名、副教授30名、讲师18名。教师平均年龄在45周岁以下,是一支学术功底深厚、创新精神显著、科研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年长教授老骥伏枥,树法学院学术风范;中年教师学术有成,继往开来,成为法学院中流砥柱;青年教师勤学不辍,慎思明辨,昭示着法学院未来发展。著名法学家、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文显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姚建宗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房绍坤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选蔡立东教授,“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何志鹏教授等一批名师执鞭任教。学院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1人、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召集人)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4人、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获中国法学会“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奖2人、提名奖2人。
问吉林大学双证在职研究生通过什么网站报名?
答 吉林大学开设的双证在职研究生是通过非全日制方式报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属于学历教育,毕业后可以获得研究生学历和学位,双证,含金量高,因此就会深
问吉林大学双证在职研究生通过什么网站报名?
答 吉林大学开设的双证在职研究生是通过非全日制方式报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属于学历教育,毕业后可以获得研究生学历和学位,双证,含金量高,因此就会深
问吉林大学mba非全日制研究生考什么科目?
答 吉林大学作为国内知名高等学府,其MBA非全日制研究生项目一直备受关注。该项目入学考试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初试)和院校复试
友情链接
1552504592